明清帝王祭祀社稷场所,中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坛,门票仅两元
离开德胜门箭楼,天未过午,不想现在就去后海。打开地图,发现地坛比较顺路,坐地铁可以直达。而且从地坛往南经过雍和宫、国子监、南锣鼓巷,再去后海也不迟。地铁雍和宫站出来北望就可以看见地坛公园的大门,经过一条小河,河两岸的黄色树叶倒映在水面,特别美。
地坛公园的门票很亲民,只有两元,只是不能用手机支付很不方便。门口有很多无法进去的游客,因为没有带现金。地坛是北京五坛八庙中的第二坛,明清两朝帝王祭祀"皇地袛神"的地方,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地神坛。清朝覆灭之后曾辟为“京兆公园”,复建为“地坛公园”之前曾被荒废数年之久。相对天坛,虽然没有那么出名,但是作为皇家祭祀之地,地坛在明清两朝也是具有很高的地位的。
从公园南门进去便是皇祇室,里面供奉昊天上帝和皇地祇神位,通俗一点皇祇室就是皇家的土地庙。皇祇室供奉着五岳、五镇、四海、四渎、五陵山神位,正门对面就是地坛方泽坛,也是明清两朝举行祭地仪式的地方。方泽坛的建筑结构完美的诠释了中国人天圆地方的观念,正方形在方泽坛中被重复的运用。与天坛对天的敬畏为主不同,地坛的建筑则是强调了帝王的威严和神圣,突出了帝王君临天下的庄重威仪,作为天子当然是地上的王者。地坛周遭的琉璃瓦金壁煌煌,上塑祥龙,更是彰显皇家气派。
方泽坛正西方是“神库”,用来存放龙亭(用来运送诸神位置外诸神位的轿子)、迎送神位用的凤亭(抬“皇地祇”主神位轿子)和皇祇室修缮时临时供奉神位的地方,算是地坛的仓库。神库西北是斋宫,是皇帝祭祀的时候吃饭住宿的地方,历史上有顺治、嘉庆、雍正、康熙、乾隆五位皇帝在此宿寝。两座建筑都是红墙绿瓦,样式优美而不失皇家庄严。宫门紧闭,从门缝中望去,一个德字格外的显眼。
地坛公园里除了各个祭祀相关的建筑,里面还有很多古树、碑亭,方泽坛周围有古树168棵,其中很多则是超过了300年。斋宫东面是牡丹园,是地坛公园里的园中园,园中有花植、亭台相得益彰、呼应成趣,是游园游人休憩、赏景的好地方。去的时候正是初冬,树叶金黄,人行其间别有一番韵味。
地坛公园景点不少,可惜不少建筑不对外开放,比如神库和斋宫,而且方泽坛和皇祇室是另收门票的。也许我走的快了些。两个小时就把地坛公园逛完了。出来之后南行,在地铁门口看到了一个拉琴的老人。满头的白发,岣嵝的身形,在萧瑟的秋风中配着琴声略显凄凉。过了马路,对面就是雍和宫了,与地坛一路之隔,遥遥相望。去北京,来地坛一睹两朝帝王祭祀地神之所,人少景幽。
我是来游四方,一直,在路上。图文原创,欢迎喜欢旅行的朋友关注我,一起看遍祖国大好河山。
-
2020/10/15
-
2020/10/01
-
2020/09/30
-
2020/09/28
-
2020/09/24
-
2020/09/21
- 非遗在旅游中活起来,旅游让非遗更加精彩
- 2020“走红军走过的路”徒步穿越系列活动(炎
- 国内“最适合”旅游的两座城市,几乎没有“
- 2020年首趟“京和号”旅游专列北京开行
- 文化创新与旅游,打造数字旅游新体验模式
- 喜讯丨成都阿狸田野农场荣获“2020中国文旅目
- 大荔县召开全域旅游综合体建设工作座谈会
- 蓝精灵点燃万圣节日狂欢,上海世茂精灵之城
- 携程大数据:丽水中国十大私人旅游目的地
- 未来已来 景区可期——2020中国未来景区大会
- 抓住四个着力点 让文化旅游带来更好体验
- 文化游、品质游、度假游 “新旅游”时代来了
- 生态旅游助脱贫—台江县“旅游+产业”创新旅
- 2020世界旅游小姐中国总决赛在长沙望城启幕
- 来密云潮鱼集品净水鱼
- 国庆中秋旅游专列抵博,为博乐双节游添“火
- 乡村旅游:除了田园农庄,不妨再多点文化风
- 石家庄正定坚持旅游兴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