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虚胖”的中国滑雪市场:七成玩家不回头
2018年全年,国内滑雪者人数约为1320万,其中一次性体验者人数高达为75.38%。
全世界最大的初级滑雪市场正指向中国。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脚步的临近和“三亿人上冰雪”的政策引导,中国滑雪产业被视为一个等待爆发的风口。
但风口尚未到来,国内滑雪市场正面临增长瓶颈。根据《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》(下文简称白皮书),2015年以来,国内的滑雪场数量和滑雪人次已经连续4年增速下降。与此相对应,国内新增的压雪车和造雪机数量也在2018年明显下滑。
正值隆冬,滑雪客“体验一趟就走,玩一次就够”让整个滑雪产业感到危机。
“潜在消费者若没有变成持续的消费者,那这个市场也是很虚的。”有业内人士开始警觉。如何让占比7成以上的体验式消费群体爱上滑雪,成为整个行业最头疼的问题。
近年来,同样举办过冬奥会的韩国滑雪人次连续下降,成为前车之鉴。来自瑞士的滑雪产业专家Laurent Vanat对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达了对中国滑雪市场的担心:“如果不考虑滑雪者的留存率,或许也将在未来面临这种风险。”
留不住的滑雪客和虚胖的市场
1月20日,位于吉林省吉林市的北大壶滑雪场显得比往常热闹不少。除了前来游玩的游客,滑雪登山国家青年队的训练正在此展开。为了备战2020年的洛桑冬季青奥会,作为训练队的教练,金煜博和他的意大利伙伴“老安”Andrew提前做了不少准备。
源于职业爱好,2015年,滑雪运动员金煜博和意大利前国家队队员老安组建了“山上山下滑雪登山俱乐部”。眼下,俱乐部已经有500多名成员,其中75%都是滑雪爱好者。
专业发烧友的热情不断提高,这固然是国内滑雪市场喜闻乐见的场景,但却也只是庞大滑雪产业的一个切面。实际上,那些并不热衷于滑雪运动的门外汉,或者说具有“玩票”性质的游客才是当前滑雪场的主要客群。
根据白皮书的测算,2018年全年,国内滑雪者人数约为1320万,其中一次性体验者人数高达为75.38%,与2017年75.2%的占比基本持平。此外,2018年的滑雪场人均滑雪次数仅为1.49次。也就是说,“体验式”消费正成为国内滑雪市场的主要特征。
北京滑雪协会副主席伍斌告诉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,参加滑雪的70%以上都是一次性消费者。他今天去了,可能以后不会再去。每一年都要有庞大的人群去体验,这个肯定是不确定的。
在他看来,消费者和滑雪这项运动的稳定关系尚未建立。而如果滑雪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始终为单一体验次数的游客,装备市场等其他产业链条也不会良性发展。潜在消费者若没有变成持续的消费者,那这个市场也是很虚的。
伴随着体验式消费的不稳定性,近年来,国内滑雪的人数增幅和滑雪场数量的增幅已经变得缓慢。
白皮书显示,2015年以来,国内滑雪场数量和滑雪人次的增速已经连续4年下降。与此相对应,国内新增的压雪车和造雪机数量也在2018年产生明显下滑。
来自瑞士的滑雪产业专家Laurent Vanat对记者表达了其对中国未来滑雪市场的担心。他表示,当前中国滑雪消费的留存率是一个下降的趋势,如果这个趋势还在继续的话,那绝大多数中国滑雪者未来的滑雪频率也将会降低。
Laurent Vanat说道:“韩国已经出现不好的结果了,尽管有冬奥会的加持,但他们的滑雪人次已经持续五六年在下降。如果我们不考虑滑雪者的留存率,或许也将在未来面临这种风险。”
汗颜的评分和看不见的收益
滑雪运动难以成为像乒乓球、游泳一样的国民运动,一个重要的原因便在于其消费价格没有达到亲民的程度。
“一套普通的装备价格在10000元以上,一般玩家恐怕会有些难以承受。”金煜博告诉记者,参加其俱乐部的成员大多经济条件比较优越,不少发烧友甚至在滑雪度假区投资房产以供游玩。
而除了价格之外,国内滑雪的体验尚未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,繁琐的流程也消磨了他们在滑雪中的愉悦体验。
根据美团门票的统计,在满分是5分的情况下,国内滑雪场当前的综合评分仅为3.6左右。按照美团门票管理人员的说法,这个分数让很多滑雪从业者们汗颜。但评分不高的原因却不局限于滑雪本身,更多的是一种综合体验。
“问题不仅仅是来自于滑雪的过程中,更可能来自于其整个的链条中任何一个一个细节。”Laurent Vanat表示。
完成一次滑雪运动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。决定滑雪之后,不仅要提前预定门票还需要了解整个路线,再乘坐漫长的交通工具。到了滑雪场,还需要知道去哪儿拿雪票、租雪服、穿戴复杂的设备,最后才能进入滑雪环节。而初学者可能还会要接受培训,最后还有餐饮、住宿等等流程。
-
2020/10/15
-
2020/10/01
-
2020/09/30
-
2020/09/28
-
2020/09/24
-
2020/09/21
- 非遗在旅游中活起来,旅游让非遗更加精彩
- 2020“走红军走过的路”徒步穿越系列活动(炎
- 国内“最适合”旅游的两座城市,几乎没有“
- 2020年首趟“京和号”旅游专列北京开行
- 文化创新与旅游,打造数字旅游新体验模式
- 喜讯丨成都阿狸田野农场荣获“2020中国文旅目
- 大荔县召开全域旅游综合体建设工作座谈会
- 蓝精灵点燃万圣节日狂欢,上海世茂精灵之城
- 携程大数据:丽水中国十大私人旅游目的地
- 未来已来 景区可期——2020中国未来景区大会
- 抓住四个着力点 让文化旅游带来更好体验
- 文化游、品质游、度假游 “新旅游”时代来了
- 生态旅游助脱贫—台江县“旅游+产业”创新旅
- 2020世界旅游小姐中国总决赛在长沙望城启幕
- 来密云潮鱼集品净水鱼
- 国庆中秋旅游专列抵博,为博乐双节游添“火
- 乡村旅游:除了田园农庄,不妨再多点文化风
- 石家庄正定坚持旅游兴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
